液態金屬具有優異的物理化學特性和生物相容性,這保證了其可以在生物醫學領域得到應用。中科院理化所劉靜團隊,其首創的液態金屬神經連接與修復技術,被認為是“令人震驚的醫學突破”;創建的液態金屬血管造影術、液態金屬栓塞血管治療腫瘤技術、堿金屬流體熱化學消融治療腫瘤法、注射式固液相轉換型低熔點金屬骨水泥、液態金屬柔性外骨骼技術、印刷式液態金屬柔性防輻射技術、注射式可植入醫療電子技術等,也以其嶄新的學術理念和技術突破性,引起業界廣泛重視?;谝簯B金屬生物醫學技術的用于腫瘤消融治療的康博刀、液態金屬骨科外固定支具均已成功上市,造福廣大腫瘤患者和骨傷患者。
研究發現液態金屬可在吞食少量物質后以可變形機器形態長時間高速運動,實現了無需外部電力的自主運動,從而為研制實用化智能馬達、血管機器人、流體泵送系統、柔性執行器乃至更為復雜的液態金屬機器人奠定了理論和技術基礎。公司與中科院理化所團隊合作,基于液態金屬多種獨特的運動現象來開展液態金屬軟體機器人的研究,為公司長遠發展進行技術儲備。
液態金屬芯片冷卻技術由中科院團隊于2000年至2002年期間醞釀并首次提出,隨后引發國內外學者和產業界的廣泛關注。目前,基于液態金屬的熱管理技術主要包括電磁、熱電或虹吸驅動式的芯片冷卻與熱量捕獲,微通道液態金屬散熱技術,刀片散熱技術,混合流體散熱與廢熱發電技術,以及低熔點金屬固液相變吸熱技術等,液態金屬其較高的熱導率可解決高熱流密度場合下的極端散熱難題。我公司具備年產40噸液態金屬熱界面材料的生產能力,生產的液態金屬導熱片、導熱膏、導熱硅脂系列產品已實現在LED、CPU、GPU、散熱器等領域的應用,未來在5G基站、IGBT、PC產品、航空航天等領域將發揮重要作用。
信息時代的來臨,電子設備在現代文明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傳統上,電子產品的制備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基于液態金屬的印刷電子則有著自己獨到的優勢。它的“所見即所得”電子直接書寫模型為包容性電子應用程序的開發提供了一種變革性的工具,具有十分重要的應用前景。液態金屬電子手寫筆、液態金屬電子電路打印機已在云南宣威實現產業化生產,可實現電子電路的直寫和即時打印,解決傳統印刷電路制作耗時、耗力、耗材及不環保的弱點,在教育教學、科研設計方面具有便捷、廣泛用途。